查看原文
其他

本周知乎热榜 | 北京确认接诊鼠疫病例,里皮辞职,贾乃亮李小璐离婚

知乎日报 2020-01-09

本周知乎热榜

(11.11 - 11.17)


在知乎,每一个问题都怀揣着三个梦想:上热榜,上热榜,上热榜。


然而,热榜上的风云变幻,或许只有被提问者和万千知友亲手送上榜的问题们才会懂。


知乎君紧盯每周热榜,今天就来带大家看看本周都发生了哪些热门事件。



01

北京确认接诊鼠疫病例



媒体报道:
11 月 12 日晚,北京朝阳医院相关负责人面对经济观察网记者的问询,回复表示「没有必要恐慌,一切尽在掌控中。」
当天白天,有消息称,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接诊两例患者,两名患者曾住进朝阳医院负压病房,其样本经中国疾控中心检测,11 月 12 日中午确诊为肺鼠疫病例。根据有关部门的要求,所有开设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重点筛查发热门诊就诊患者。
当记者追问「一切尽在掌控中」是否意味着「两名患者已经脱离生命危险」时,上述负责人表示:「患者目前已经不在朝阳医院,转去了别的医院。具体情况请等待官方正式通知」,随即挂断电话。(经济观察网)
通告内容:
近日,北京确认接诊鼠疫患者。
2019 年 11 月 12 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 2 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在北京市朝阳区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妥善救治,相关防控措施已落实。
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生健康委
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


对此,知乎机构号 中国科普博览 认为: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鼠疫其实是「既可怕又不可怕」。


没有被消灭的、难以被消灭的鼠疫



首先,鼠疫确实「可怕」。它的潜伏期短、发病快,人对鼠疫普遍高度易感,无年龄、性别差异,而鼠疫杆菌的宿主众多,传播途径广泛。不仅如此,鼠疫病人,尤其肺鼠疫病人自身也是非常危险的传染源。


其次,感染鼠疫的可能性,一直在我们身边埋藏着。


20 世纪 40 年代之后,鼠疫的世界性大流行没再发生,但较小范围的流行从未间断。鼠间鼠疫和人间鼠疫流行都呈不规律的间断性和突然性特点。


1994 年,在鼠疫静息流行 30 年后的印度苏拉特又再次发生鼠疫流行,发病 876 例,死亡 54 例,导致 60 万人逃离家园,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0 亿美元。


据 WHO 在 1988-1997 年的统计数据,全世界有 23 个国家报告人间鼠疫 25467 例,死亡 1813 例,病死率为 7.12 %。


直到现在,我国西北、西南边境省份及周边国家仍存在大片鼠疫疫源地,不时仍会因人们荒野宿营、剥食旱獭等行为导致鼠疫菌感染人类。


鼠疫的字头有「鼠」字,人们会认为鼠疫的源头在鼠类,实际上更准确的说鼠疫的源头在啮齿目染疫动物。


鼠类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啮齿目(Rodentia),能感染和传播鼠疫的啮齿目动物,全世界有 186 种,我国有 40 多种。


啮齿目动物是鼠疫菌的基础储存库和起始传染源,而啮齿目动物自然栖息在一定的生境下,使得鼠疫多在远离人群菌株的野外, 所以鼠疫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


啮齿动物等对鼠疫菌的感受性和耐忍性不同,可分为主要储存宿主和次要储存宿主。


主要储存宿主是指在自然疫源地中分布广泛,其维持着鼠疫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循环,对形成自然疫源地其关键作用,比如青藏高原上的旱獭属(Marmota),松辽平原上的黄鼠属(Spermophilus),准格尔盆地的大沙鼠属(Rhombomys),内蒙古高原的沙土鼠属(Meriones)和云南的大鼠属(Rattus)。


土拨鼠的学名就是旱獭。


旱獭与水獭(食肉目)名相近而在系统关系上相差甚远。旱獭是典型的地下穴居、草食种类,会挖出大量泥土堆到地面,又吃大量牧草,是草原大害。


旱獭蒙语称「塔尔巴干」,藏语称「哈拉」「曲娃」,汉人俗称「雪猪」、「雪里猫」。体型粗大肥壮,体重可达 5~8 公斤。


以前牧民捕作食用并毛皮用。它憨态可掬,却是鼠疫菌最稳定的储存库,带菌率高,剥皮取肉过程中很容易感染人。因此,要尽量避免猎杀食用旱獭,特别是在疫区。


旱獭(土拨鼠)本照片为西伯利亚旱獭 Marmota sibiricu,分布内蒙古及俄罗斯、蒙古(图片来源:Veer 图库)


不猎杀食用土拨鼠就安全了吗?也不是。


能储存鼠疫菌的不仅包括一两种土拨鼠,鼠疫菌的主要储存宿主在我国已知至少有 12 种,形成过 12 片鼠疫鼠疫疫源地。


全世界旱獭属有 14 种,我国 4 种,即喜马拉雅旱獭、灰旱獭(阿尔泰旱獭)、长尾旱獭(红旱獭)和西伯利亚旱獭(蒙古旱獭),分别在青藏、新疆及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形成鼠疫疫源地。


喜马拉雅旱獭 Marmota himalayana(照片引自百度百科)


黄鼠属主要是达乌尔黄鼠、阿拉善黄鼠和长尾黄鼠,分别在松辽平原、甘宁黄土高原,以及天山山地形成鼠疫疫源地(天山疫源地由灰旱獭-长尾黄鼠共同形成)。


达乌尔黄鼠 Spermophilus dauricus(照片引自搜狗图片)


其他还有长爪沙鼠、布氏田鼠、青海田鼠,分别在内蒙古高原、锡林郭勒高原和川西北形成鼠疫疫源地;滇西北山地则有大绒鼠-齐氏姬鼠鼠疫疫源地。


长爪沙鼠 Meriones unguiculatus(照片引自搜狗图片)


布氏田鼠 Lasiopodomys brandtii .(照片引自搜狗图片,王德华研究组摄)


家鼠如果感染鼠疫,大多数自身很容易死亡。但它们与人伴生,同时还会到野外活动,一旦家鼠鼠疫流行,其寄生的跳蚤会叮咬人而形成人间鼠疫。


其中黄胸鼠、褐家鼠和黑家鼠都是人间鼠疫的重要传染源,我国滇黔桂黄胸鼠鼠疫疫源地和东南沿海黄胸鼠-褐家鼠鼠疫疫源地即是这样的家鼠鼠疫疫源地。


世界各地存在许多自然疫源地,而野鼠鼠疫长期持续存在。无防护的人员荒野宿营、考查、施工、军事活动时进入野鼠鼠疫疫区,极有可能会因疫蚤叮咬而感染;


在疫区狩猎(捕捉旱獭)则会因在剥食过程中接触含鼠疫菌的血肉而直接获病。家鼠鼠疫多由野鼠传至家鼠或家鼠本身携带鼠疫菌,家鼠身上的跳蚤在吸食过含有鼠疫的血液后再叮咬人,就可以将鼠疫传染给人。



新中国已制止了人间鼠疫流行 但潜在危险尚存



虽然鼠疫并没有被消灭,但在我们国内,鼠疫流行已经不再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的 300 余年间(1644~1949 年),我国发生过 6 次较大的鼠疫流行,共有 20 个省(区)的 501 个县(市、旗)发生鼠疫 259 万多例,死亡 239 万余人,仅 20 世纪上半叶的 50 年间(1900~1949 年)就发病 115.5 万余例,死亡 102.7 万余人。


新中国成立后,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采取以灭鼠灭蚤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仅用 10 年左右时间就基本控制了肆虐数百年之久的人间鼠疫流行。


1950~1999 年的 50 年间,我国共发生人间鼠疫 7.9 万余例;其中前 5 年的病例数占总病例数的 87.1% ,此后人间鼠疫得到进一步控制,1980年代后仅在青、藏、滇、新等省区有散发病例


但 1990 年代以来我国的鼠疫疫情与世界总的形势一样,呈明显上升趋势, 1990~1999 年 10 年间报告的病例数(371 例)是前 10 年(102 例)的 3.6 倍,这期间主要是云南黄胸鼠鼠疫复燃有关。


我国内地平原地区和城市地区不是鼠疫自然疫源地,大众无须「谈鼠色变」。


但消灭鼠害工作仍不可放松:一则,鼠类可携带多种病原体,全世界已知人鼠共患病有百余种,我国就有 24 种,包括病毒病、立克次体病、螺旋体病、细菌病和寄生虫病 5 大类。


目前最常见的有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也能威胁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所以对主要害鼠密度须定期监测,将其控制在卫生危害或经济危害水平之下。再则,老鼠也是农作物和粮食仓储的最重要危害因素。


我国鼠疫自然疫源地面积仍然广大,类型复杂,鼠疫在自然界保存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其发生又有间断性和突发性的特点,加之现代交通发达,随着经济发展,人员、物资交流频繁,鼠疫由国外传入的危险性也在增加。因此,对鼠疫的监测和预防必须常抓不懈!



鼠疫虽然「凶猛」,但并非无法控制——重在防,贵在早



鼠疫虽然可怕,但并不是不可抵御、不能防止。


鼠疫菌耐低温,在 ―30℃ 仍能存活,在冰冻组织或尸体内可存活数月至数年,在脓液、痰、蚤类和土壤中可存活 1 年以上。


但对外界抵抗力较弱,不耐干燥和热,100℃ 经 1 分钟可致细菌死亡,阳光直射仅能耐 1-4 小时;对一般消毒剂、杀菌剂的抵抗力都不强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及四环素都敏感。


鼠疫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隐蔽与急速发展,患者死亡多因来不及施治。所以第一例病人的及时发现与确诊,对鼠疫的控制与预防极为重要。


人一旦感染,若能迅速确诊,通过早期、联合、足量、应用敏感抗菌药物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治愈。治愈后可获得稳定的免疫力,少有再感染情况发生。


本次官方通报中也特意指出,患者已经得到妥善救治,而且相关防控措施已经落实。


对鼠疫这类烈性传染病,应重在预防。


外出旅游应尽量避免进入动物鼠疫潜在疫区。


必须进疫区作业时,务必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紧束裤腿,不要在野外动物洞穴旁坐卧停留。


个人可以施以蚊虫媒介驱避剂防治跳蚤叮咬。驻营前必须先灭蚤灭鼠,保持驻地无鼠无蚤。


在我国,近几十年仍有散发鼠疫病例是因为私自捕猎旱獭等野生动物所致。疫区有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并宣传教育民众增強生态意识,敬畏大自然、敬畏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共处。



02

世预赛国足客场 1-2 不敌叙利亚

主教练里皮在发布会上宣布辞职



11 月 15 日,世预赛国足客场 1-2 不敌叙利亚,国足输球后,里皮在发布会上宣布辞职,引发热议。


「我不想点评这场比赛。一个球队到了场上应该全力以赴执行教练的部署。」里皮说这些话时很激动。


「如果球员在场上害怕,没有斗志,不能连续传球,不能踢出练的内容 就是我主教练的责任。」


「我们赢下了马尔代夫和关岛这样的弱队,但遇到菲律宾这样稍微强一点的就平了。而今天叙利亚比我们踢的更好。我的年薪很高,我承担这个责任。我宣布辞去主教练职务。」说完之后,里皮便转身离开了发布厅。


对于此次事件,人文科学硕士 segelas 认为:国足的水平,真的是永远能够超出外界的想象下限。


虽然在此前的回答中,我都表达了个人对于里皮过分算计、精明有余的不敢苟同,但在看完本场比赛、以及上一场平菲律宾的比赛之后,我个人与里皮,或许在心灵上找到了某种共鸣。


这种共鸣,源自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国足的水平,真的是永远能够超出外界的想象下限,让人在做出各种针对性的心理建设之后,仍然能够猝不及防。


在里皮和足协的构想之中,埃克森最先归化入队,而后大规模的归化球员在明年到位,血拼十强赛,而相对地,非归化球员的任务,就是打好四十强赛、获得十二强赛门票。完成此任务之后,归化的援军就将抵达最终的决战舞台了。


对于这样一个规划,里皮、足协,乃至于球迷和媒体,都认为是比较合理的。毕竟,这只是四十强赛而已,即使没有归化也理应是手拿把攥,唯一需要认真应付的也就是叙利亚。


里皮,正是在这样的心理之下,才在亚洲杯如此气愤失态的情况下,依然选择重返国家队。他相信国足能杀出四十强赛,也相信归化大军在亚洲足坛的竞争力。


但是,即使所有人已经将计划的前提放到了「国足至少能稳拿四十强赛」之低、风控已经做到了这个地步,国足依然用实际的表现、用战平菲律宾和败给叙利亚的结果,来告诉大家:不,你们的估计还不够到位,你们的风控还太过激进。


里皮不可能预料到,足协也不可能预料到,体育总局和给出归化政策支持的更高级别人物更不可能预料到。在突破外界心理预期下限的这方面,国足很少让人失望。


事实上,里皮之前拒绝带队参加东亚杯,或许已经暴露了他藏拙的一点心虚——在归化援军到达之前,避战日韩这样的十二强赛级别对手,防止大败后不必要且可避免的舆论压力。


只有这样,或许才可以解释「为什么要放过与直接竞争对手提前练兵的好机会」。在踢平菲律宾后,里皮似乎已经有些感受到了国足水平的「超乎事先预料」,看到了隐约之中的危机。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是,一切预感居然来的如此之快,国足居然真的就连叙利亚这关都过不去,真的就等不到归化援军的那一天,真的就要在四十强赛挣扎了。


在亚洲杯手舞足蹈之后,国足再一次让里皮在算计落空之下「失态」了。


事实证明,即使号称银狐、横行欧洲足坛一辈子,老江湖里皮依然在国足面前拿捏不准,栽了跟头——而且是两次。


某种程度上,能让银狐如此狼狈,也算是极为罕见了。


而更重要的是,由于自己的风控「不到位」之下的失算,足协和总局将面临巨大的尴尬。给出归化政策的,无疑不是总局权限可以覆盖到的层级,而来自于更高层。


那么,给出了政策支持,就必然期望看到好的结果。如果十二强赛血战遗憾败北,那么至少算是「勉强可以交差」,但以现今的情况,显然是滑天下之大稽的差之千里了。


因此,对上级如何交差,就成了目下足协和总局的一大问题:对国足水平估计错误,那也是你们的过失啊。


并且,归化的计划,现在也面临了巨大的窘迫。援军走到一半,前军已经覆没,战事希望渺茫。


那么,这归化援军还要不要继续开拔进场。如果不再推进,那么球员的国籍要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都随着国足提前兵败的可能性的增大,而突然涌现出来,让有关方面乱了阵脚、被打的措手不及。毕竟,现在的情况属实过于出人意料地魔幻主义了。


输了这场球,如果再输掉四十强赛,那么里皮其实是损失较小的那一边,大不了丢点人后一走了之。


但是,里皮可以走,足协和总局却不能走,体制内的他们,也只能站在原地承受体制内上峰给予的问责,然后处理这个尴尬的计划:是半途而废后擦干净屁股,还是硬着头皮毫无实际意义地推进下去、并强行赋之以「不为短期为长期」的意义。


无论哪一种,都无助于他们的处境,也都显得非常滑稽。


所以,无论如何,还是希望奇迹一般的逆转能够出现,国足能够出线。


毕竟,里皮,足协,总局的尴尬,实际上也是所有人的尴尬,更是中国足球「你们连这点事情都做不好吗」的尴尬。


而作为球迷,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尴尬,即使它再有娱乐性的节目效果。


不过,这似乎又是对国足抱有的一种期待和希望了。



03

 贾乃亮李小璐离婚



11 月14 日晚,贾乃亮李小璐双方发布了离婚声明,称为避免事件对双方持续性侵害和考虑到孩子的健康成长,经慎重考虑特向公众发布离婚信息。



对此,知友 念慈 的回答获得了 4200+ 的赞同: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美剧《犯罪心理》,每一次讲述案件之后,都会去说为什么,原生家庭、父母到底做了什么会养育出恶魔。 


不是为了给他们洗白,而是点醒观众。 


是为了警示父母,我们该怎样对待子女,才能让他们获得快乐,至少不伤害别人。 


我的论点是:出轨是原则性错误,婚姻内的问题可以两人之间解决,大不了离婚,出轨不是解决方案而是制造问题。 


但作为出轨救助者,我需要去分析那一个个出轨者的心理,需要知道是怎样一步步走上那条路,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更好的帮助那些被伤害的人,也能告诉他们如何更好的抚育下一代。 


出轨是原则性错误!任何理由都不能为其开脱!


关于此事件的更多讨论可以打开知乎搜索「贾乃亮李小璐离婚」查看更多~



04

阿里巴巴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11 月 13 日,阿里巴巴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知乎机构号 富途 认为:要通过回溯阿里的基本面、年初至今港股新股行情,去寻找这次史诗级 IPO 的投资机会。



一、阿里巴巴:优秀的标的公司



1、无论业绩还是股价,都是「别人家的孩子」


基本面上,阿里的业绩一直是「优等生」。


2019 年二季度,即便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营收利润增长依然保持强劲,营收同比增长 42%,净利同比增长 54%,均超市场预期,也超过其他互联网巨头;


其中核心电商业务同比增长 43.9%,云计算业务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同比增长 65.8%,表现十分亮眼。


腾讯阿里营收对比,来源:富途证券


在股价上,阿里巴巴同样是「别人家的孩子」。2014 年,阿里巴巴赴美上市,发行价为 68 美元,开盘股价就往上冲,首日收涨 38%。


五年过去了,阿里的股价也一路高涨,最高涨到了 211.7 美元,较发行价上涨 211.3%,市值也逐步上涨到了今天的 4600 多亿美元,略高于腾讯市值,让美股的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阿里巴巴自上市以来股价走势,来源:富途牛牛


这样的一家优秀公司在今年 6 月传出要赴港上市,自然引发市场热议。


2、回归港股市场,更有投资价值


此前阿里其实跟港交所有过一段「露水姻缘」,2007年,阿里巴巴头顶 B2B 概念登录港交所,随后因股价低迷,选择了私有化,从股价上看,阿里上市时的发行价为 13.5 港元,四年半后私有化回购价格也是 13.5 港元,期间阿里也没有分红,让投资者十分「受伤」。


阿里巴巴港股上市期间股价走势,来源:彭博


不仅投资者,港交所也十分「痛心」,2017年,香港前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在一次演讲中表示:「前几年没有让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是个很重大的错误。」


随后,港交所也开始提出对香港 IPO 制度改革,2018 年 4 月,港交所通过了新的上市制度,允许尚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同股不同权的公司上市。阿里重回港股,市场已经做好了准备。

假如当年阿里不是在美股上市,而是选择港股,在 AT 双雄的加持下,恒指会是怎么样的一个走势?


阿里巴巴美股上市到现在,腾讯(蓝色)、阿里(橙色)、恒指(绿色)走势图,来源:彭博


阿里再次回归港股,交易时间段的增加与流动性的增强对公司也具有正面价值,从基本面上看,阿里也是一只绩优股,回归港股市场估计会受到欢迎。



二、阿里赴港二次上市的意义



不差钱的阿里为什么要在香港二次上市?

按照阿里巴巴此前官方的说法,阿里「二次回归」旨在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提高流动性。

1)融资需求。回港上市能够进一步完善阿里巴巴的融资渠道,目前阿里新零售、云计算,海外市场业务等都处于扩张阶段,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阿里系投资上市公司速度明显加快,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分散风险。美国对阿里的审查依然不断,美国贸易代表处此前公布报告,阿里再次被纳入销售冒牌货品的「恶名市场」名单,而且又有议案,可能将让在美上市中国公司直接受美国法律监管,令其承受的风险大增。


9 月底,美媒彭博社「曝料」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限制美国资本流入中国,措施包括将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虽然美国财政部急忙出面否认上述消息,但种种迹象表明,在香港上市也是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

对于香港资本市场来说,阿里巴巴的回归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算是兑现了马云当年想来香港上市的诺言,同时港交所勇于变革,制度灵活多变的做法,也是香港为了新经济公司主动改变上市规则以来的成果体现,将使得更多美国上市的中概股考虑来港第二上市,带动港交所成为吸引新经济公司的上市之地。


因此,港交所成为最直接的受益者,花旗认为,如果市场对阿里巴巴的兴趣与腾讯相若,港交所的日均成交量甚至有望增加 10% 至 15%。

就阿里股价来说,机构投资者更关注其长期成长与估值逻辑:

1)阿里市值依靠电商支撑,增速虽然慢了,但是提供良好的现金流,可以培育新的增长点;


2)从长期看,中国 2B 公司很弱,主要是经济增速快,粗放增长习惯了,阿里恰逢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时代,可以在 2B 领域把生意做大,赛道天花板高;


3)基本面优秀,40% 的营收增长,高于其他互联网科技巨头20%左右增速;


4)估值处于历史估值区间的底部区域 30PE。

所以,阿里是中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最硬的核心资产,相比在美国上市,在香港上市更有利于体现国内投资者的价格发现机制,另一个侧面也可能对阿里的美股股价起到提振作用。



05

苹果发布 16 英寸 MacBook Pro



2019 年 11 月 13 日晚,苹果正式在其官网更新 MacBook Pro 产品线,带来了 16 英寸 MacBook Pro。


新 MacBook Pro 采用窄边框设计,搭载一块 16 英寸分辨率达到 3072×1920 屏幕(现款 15 寸 MacBook Pro 分辨率为 2880×1800)。


性能方面, 16 英寸 MacBook Pro 标准版搭载的是 6 核心英特尔第九代酷睿 i7 处理器,主频为 2.6GHz;高配版使用了 8 核心的 i9 处理器,主频为 2.3GHz,均和今年上架的新款 15 英寸 MacBook Pro 采用了相同的芯片。


此外,新 MacBook Pro 重新启用了基于剪刀脚结构的新键盘设计,取代了备受诟病的蝶式键盘。


对于 16 英寸 MacBook Pro,有哪些亮点和不足?



知乎机构号 爱范儿 的专业分析获得了 2700+ 的赞同:


11 月 13 日,传闻已久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正式发布,这是今年苹果第 2 次对同一条产品线做出的产品更新,这在以往可不多见。



三年前,苹果为 MacBook Pro 引入触控条(Touch Bar),并采用了全新的模具,时隔多年后,MacBook Pro 的设计终于又迎来一次大更新。


跟 AirPods Pro 一样,新的 MacBook Pro 也是直接在官网上线,毫无预热,突如其来。


这一次,爱范儿提前拿到了新 MacBook Pro 真机,体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想告诉你新 MacBook Pro 都有哪些重要升级。

毕竟,你平时用得最多的屏幕和键盘,这次都不一样了。


外观设计:苹果在 15 英寸的机身内,塞入了一块 16 英寸的屏幕

新款 16 英寸 MacBook Pro 上架官网后,苹果也对现有产品线进行了一次调整。


15 英寸的 MacBook Pro 直接下架,退出了历史舞台,而 16 英寸 MacBook Pro 会成为它的替代品。


这种产品进化迭代的感觉,在真机上手之后显得尤为明显。事实上,新 16 英寸 MacBook Pro 与之前的 15 英寸款在尺寸上并没有多少差异,如果你将这两者合盖,并排放在一起,一眼扫过甚至很难看出区别。



实际的重量、尺寸数据也能说明一切。以今年最新款的 15 英寸 MacBook Pro 为例,它的长度为 34.93cm,宽 24.07cm,厚 1.55cm,整机重 1.83kg。


而 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长度则为 35.79cm,宽度 24.59cm,厚 1.62cm,各项指标都仅仅是毫米级的改变,至于整机重量也控制在了 2.0kg 内。


这等于是说,苹果基本是在一个 15 英寸机身下,塞入了一块 16 英寸大小的显示屏。如果你之前的书包或内胆包本就是为 15 英寸款设计的,现在就算换成 16 英寸,也不用担心尺寸问题。



当然,整机尺寸保持一致,屏幕变大,意味着苹果进一步缩小了 MacBook Pro 屏幕外围的黑边区域,这也令 16 英寸的显示屏区域变得更为紧凑,观感提升非常明显。


值得一提的是,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像素密度也有所提升,由之前 15 英寸的 2880 × 1800 像素提升至为 16 英寸的 3072 × 1920 像素,支持点对点显示,对于广大设计工作者来说应该是个福音。



而最高 500 尼特的亮度、P3 广色域以及原彩显示等特性,也都一并保留了下来。


键盘:剪刀脚键盘回归,手感确实变好了


蝶式键盘,是此前 MacBook Pro 饱受诟病的一点,这一次,16 英寸 MacBook Pro 在这一方面做了重点改进。


按照苹果的说法,这次他们重新启用了基于剪刀脚结构的新键盘设计,而不再是之前的蝶式结构,以减轻单颗按键在不同位置按下时的粘滞、松动感,确保稳定和扎实。


如果光看外观,对比旧款电脑扁平的键盘区,16 英寸款的按键明显会更「厚」一些,说明键程会更长。



此外,键帽内的橡胶圆顶薄膜也由苹果进行了重新设计,保留更多按压势能的同时,也能使每一次反馈更为及时。


从实际码字的体验来看,我码了一个小时的字,感觉没有之前那么容易手累了,而且新键盘的键程更长,声音较为绵柔,反馈也更实在。


苹果工程师也告诉我们,这次新键盘的键程达到了 1mm,是之前的两倍。虽然键程还不能跟 Magic Keyboard 以及主流的 Windows 笔记本相比,但已经比我手头上 2017 年的旧款舒服太多。


在按键布局上,苹果还参考了 iMac 配套的 Magic Keyboard 外置键盘设计,不再将四方向键的左右键设为与同排按键等高,而是使用了倒 T 字形的布局。



至于 Touch Bar 触控条的部分,面积看上去和之前差不多,但现在两侧的 ESC 键、Touch ID 识别键也不再是集成式,而是与中间的触控条保持了一定的键距,拥有独立的实体键。



在之前的 MacBook Pro 上,最右侧指纹按键也是独立的,但由于它和触控条紧密相连,所以每当使用指纹识别验证时,就很容易误触到相邻的 Siri 按钮,误操作多了以后还是挺烦人的。


至于让「ESC」键独立的呼声也由来已久。之前苹果把它放进完全没有反馈感的触控条中,很多人得对着键盘区扫一眼才能准确找到它的位置,非常不便。现在重新做成实体按键,想必大部分人会更容易接受。



总得来说,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键盘确实更偏实用性,同时也是为了解决误触、易损等老问题,提升键盘盲打的精准度。


配置:创意工作者的福音


看过外观,再来看看性能,先送上一张简单易懂的对比图。



处理器部分,16 英寸 MacBook Pro 标准版搭载的是 6 核心英特尔第九代酷睿 i7 处理器,主频为 2.6GHz;而高配版则使用了 8 核心的 i9 处理器,主频为 2.3GHz,均和今年上架的新款 15 英寸 MacBook Pro 采用了相同的芯片。



我们也使用 GeekBench 4 及 Cinebench R20 工具,对 16 英寸 MacBook Pro 高配版进行了测试,其中 GeekBench 4 的单核分数为 5585,多核分数为 28565,R20 分数则为 3123,也基本和 15 英寸 MacBook Pro 高配版处于同一个分数区间内。


至于为什么没有用上最新的十代酷睿,原因和英特尔有关。你能看到的是,英特尔今年发布的两批 10nm 和 14nm 十代酷睿处理器,均只有 U 系列和 Y 系列,它们面向的是 MacBook Air 这类低功耗轻薄本,而非 Pro 这种高性能笔记本。


所以,如果你想等待搭载了十代酷睿处理器的 13、16 英寸 MacBook Pro 系列,获得一个更显著的处理器升级,最好还是等待 2020 年的更新。


变化最大的反而是图形芯片。本次 16 英寸 MacBook Pro 标准版和高配版分别搭载了来自 AMD 的 Radeon Pro 5300M 和 5500M 独立显卡,均为 7nm 制程工艺,标配 4GB GDDR6 显存,还可以进一步选配高达 8GB 的显存规格,算是近几年 MacBook Pro 系列最大的一次显卡升级。


苹果官方也强调说,对比今年 15 英寸高配版,同档位下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在图形处理性能上能快 2.1 倍左右;如果两者都是顶配版,速度差距还会扩大至 80%。



我们用 Unigine Heaven 软件测试也发现,16 英寸 MacBook Pro 高配版的显示帧率可以长期维持在 80fps 以上的水准,最终总分为 2132,比选配了 Radeon Pro Vega20 显卡的 15 英寸顶配款还要高 2 倍左右。


性能方面的提升,也和苹果采用了新的散热架构有关。这次苹果为 16 英寸款重新设计了散热导管,且散热片的面积也增加了 35%,直观点说就是当你全速高负荷工作时,机器的散热效率会更高,也能避免出现过热降频的现象。


还有电池的部分。同样是为了迎合性能提升,16 英寸款集成了新的 100 瓦时电池(15 英寸是 83.6 瓦时),同时附带 96W USB-C 电源适配器(15 英寸是 87W 电源)。



如果用苹果自己的无线网络浏览时长作为测试指标,16 英寸 MacBook Pro 可以坚持最长 11 个小时,而 15 英寸款则为 10 小时左右,也算是有小幅改进。


接口方面,16 英寸 MacBook Pro 仍沿用了 4 个 Thunderbolt 3 (USB-C) 的组合,外加一个 3.5mm 耳机口,之前买过的各种转接头还是得继续留着。


但存储组合的起点也更高了。这次苹果为标准版配备了 512GB 的固态硬盘,高配版则是 1TB,两者最高可选 8TB 固态;内存则均为 16GB(2666MHz-DDR4)规格,最高可选 64GB。


我们也用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 工具对高配版的 1TB 硬盘进行了测试,其中写入速度显示为 2176.8 MB/s,读取速度为 2451.7 MB/s,和同期 15 英寸款保持了一致,预计 512GB 硬盘的读写速率会稍慢一些。



最后是扬声器,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扬声器还是分布于键盘区左右两侧,但数量增加至 6 个,并延续了三麦克风阵列的设计,其中还有 2 个低音扬声器背对背放置。


如果你拿新款和旧款做外放对比,会发现新电脑的立体声音量得到了显著增加,低音的层次感也更为鲜明。


总结:苹果重新拥抱专业级用户


久违的 MacBook Pro 大升级终于来了,这可能是很多苹果用户看到这次 16 英寸新电脑时的感想。


它屏幕更大,配置更高,和 15 英寸几乎保持了一样的重量尺寸,还改进了大部分被诟病多年的键盘、散热等老问题。


如果不是今年苹果爱上了「官网直接发布」的套路,在过去,这会是一款值得拿到发布舞台聚光灯下,聊上 40 分钟的新品。


实际上,当苹果工作人员预先向受邀媒体介绍这款新品时,也足足花了近两个半小时的时间。



16 英寸 MacBook Pro 不是苹果做过的最大尺寸笔记本电脑,倒退回十年前,你会在苹果官网看到一款配备了 17 英寸屏幕的笔记本,这一度被视为 MacBook 系列的顶级旗舰。


不过,为了让产品线更聚焦大众用户,苹果于 2012 年推出视网膜屏幕的 MacBook Pro 后,就砍掉了 17 英寸的电脑,只留下了 13 和 15 英寸这两个款式。


这意味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整个 MacBook Pro 产品线都没有出现过很直观的尺寸改变,更多只是在追求轻薄、紧凑设计的道路上而做出一些调整。


回头看,这部分改进非议不少,比如接口不够多,触控条使用场景有限,还有三次迭代都不完美的蝶式键盘,你很难想象一款定位高端的专业级设备,会在那么多基础环节存在问题。



虽说创新必然会伴随着代价,但如果某种改变一直无法让用户体验变好,作为发起者,可能得重新回到起点,思考一下方向问题。对于 MacBook Pro 系列,苹果也是时候要来一次彻底的整改。


从这一点来说,16 英寸 MacBook Pro 的出现,预示着苹果终于放弃了那种小修小补的策略,重新回归到实用主义的方向上,这也是 Mac 的忠实用户群——那些追求极致创造力、生产力的工作者们,真正希望看到的改变。


2019 年,苹果在专业级 Mac 产品线上也花了不少精力,无论是此前发布的新款 Mac Pro(当然,还有那个极致的 Pro Display XDR 显示器),还是这一次的大更新的 MacBook Pro,都从侧面表明,苹果正在重新拥抱专业级用户。


这一次,你会选择入手吗?





以上就是本周值得关注的热榜精选。


戳「阅读原文」,更多有趣内容尽在知乎热榜~




知乎高赞:有哪些令人拍案叫绝的临场反应?
知乎好问题:有哪些值得长期坚持下去的好习惯?
知乎高赞:男生真正爱一个女生是什么样子的?



点亮「在看」,和更多人一起吃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